(1)“穩一產”。將糧食安全放在首位,搶抓時間完成秋洋芋、秋紅苕、秋玉米等晚秋作物播種,同步開展小麥、油菜等小春作物的備耕工作,彌補旱災損失。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,長效整治撂荒地,堅決遏制耕地“非農化”、基本農田“非糧化”。立足現有生豬、肉牛、肉羊養殖基礎,深挖本土生態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潛力。
(2)“擴二產”。采用“基地+專合社”的模式,延長“生產+加工+銷售”服務鏈,依托現有的9處烘干設施、5處倉儲冷鏈設施、傳統釀酒房、古法榨油坊,生產富有龍潭特色的無花果酒、手工菜籽油等農產品,積極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,為產品注魂。
(3)“優三產”。緊扣“廣元城市后花園”建設總體目標,聚焦“紅梨擴面種植、旅游環線花卉種植、農家樂(民宿)提升”三大重點工作,強化規劃引領,做好謀篇布局,打造農業觀光采摘體驗區、“南山花開 一路飄香”山頂賞花環線、特色農家樂(民宿)集群。著力培育好、服務好現有產業,進而吸引更多的資本注入龍潭,發展“能吃、能玩、能打卡”的融合型鄉村旅游產業。